口腔惡性腫瘤就是常說的口腔癌
不過口腔癌其實細分之下還是有不同的種類,像是口腔黏膜上皮、唾液腺或顎骨都有可能是癌細胞的來源。但是超過九成的口腔癌其實都是屬於鱗狀上皮細胞癌,所以以下以介紹鱗狀上皮細胞癌為主。(以下以口腔癌代稱鱗狀上皮細胞癌)。一般人所熟知的就是抽菸、喝酒跟嚼檳榔容易造成口腔癌,三種不良的習慣都有時,口腔癌的發生機會會是一般人的123倍!其中又以檳榔的為害最大,光是有吃檳榔的習慣時,口腔癌的發生機會是一般人的28倍。抽菸喝酒跟嚼檳榔會是口腔癌的危險因子主要是因為這些東西都會刺激口腔黏膜、破壞黏膜上皮細胞的DNA,久而久之就造成了細胞癌化。在癌化的前期,口腔黏膜是可以觀察到一些變化,我們稱為是癌前病變,主要是白斑、紅斑或是紅白斑。
口腔癌治療
目前仍然以手術治療為主。在作完全身檢查之後,若是評估可以開刀,醫師通常會建議開刀手術,至於後續需不需要加作放射線治療(電療)跟化學治療則是需要根據開完刀的病理報告決定。不過有時是屬於靠近咽喉部的口腔癌,考量到手術完容易造成吞嚥功能的受損,此區域的口腔癌根據臨床治療指引直接以放射線治療(電療)合併化療也是可以的。
”還能活多久?”
其實這個問題我們一定沒有正確的答案,因為這牽涉到癌症發現時的期別、口腔癌發生的部位、每個病人的體質及其癌細胞的特性跟有沒有淋巴結甚至是全身癌細胞轉移有關係。醫學上只能夠粗略的把口腔癌分成四期,再以醫療大數據來統計來觀察每個期別的存活率。我們一般以五年來作一個統計,大致上來說,第一期及第二期的口腔癌患者有七成到八成的人可以活超過五年;第三期約只有一半的人可以活超過五年;第四期的患者就更只有三成左右的人能活超過五年了。另外如果已經發生全身遠端轉移的病患,五年的存活率更是趨近於零! 由以上可知,口腔癌越晚開始治療,治療的效果越不好,因此口腔癌的早期發現早期治療非常重要,甚至是在癌前病變的時期就可以考慮開始介入治療了。但口腔黏膜的病變在病患身上有著非常大的盲點,因為癌前病變甚至是初期的口腔癌,若非病患本身特別注意,否則常常是沒有任何症狀的,所以臨床上常見是第三期以後的口腔癌才來求診。
預防
政府已於2010年開始推動口腔黏膜口腔癌免費篩檢政策,只要是30歲以上有嚼檳榔(含已戒檳榔)或吸菸民眾、18至未滿30歲嚼檳榔(含已戒檳榔)原住民,每兩年可至健保特約有牙科、耳鼻喉科之醫療院所檢查口腔黏膜。但預防甚於治療民眾仍應養成健康生活習慣,不嚼檳榔、不吸菸、不喝酒。